發布時間:2019-10-24 熱度:
當然,每個品牌近年都在提升對用戶服務的投入。但是,受困于用戶之間相互不開放,所以中國家電售后服務行業至今還沒有孵化出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服務平臺商。
劉秀敏呼吁,一是把家電維修的消費者選擇權還給消費者。消費者的家電產品壞了修,通過酷鼎、8或者APP向廠家報修,由廠家派單到維修部再派單到上門服務人員,消費者沒有對網點和上門服務人員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二是把家電維修收費價格的決定權交給市場供求雙方。
把家電維修用零部件自由流通權交給市場。家電維修因為零部件不能自由流通,導致各廠家對外依存度不高,競爭不充分,市場資源不能自由配置,嚴重阻礙了家電維修業的市場化進程。
把家電維修收入的使用權交給服務企業。家電產品的維修費用暗含在消費者購買家電產品的銷售價格中,一直以來采取家電企業總部向服務公司或服務組織撥付的方式,服務企業或組織一直被看作成本中心,市場銷售業績不好,克扣服務費的情況時有發生。即使廠家服務組織成立了獨立法人的服務公司,仍然沒有獨立經營的自主權和話語權,地位不高。